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“压缩机网”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2021年,对于压缩机行业来说,是极不平凡的一年。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,前有原材料价格疯涨,后有大面积限电限产,到现在疫情仍在反复露头。刚开始还有不少人喊疼叫苦,但随着行情持续,从10月底上海国际压缩机及设备展览会上反映的情况看,很多人选择了“躺平”,淡定看待市场的起起伏伏。
事实上,今年的压缩机市场并非“一碗水端平”,而是流向了不同的河道:全球销量大涨20%以上,其中,外资品牌增长迅猛,国内大机增长35%以上,小机却增长相对缓慢;营收、销量、利润总额保持增长,利润率却连连下滑;有实力的企业良性扩张,实力稍逊的企业发展受挫。
究其原因,不难理解。一方面,今年全球经济在颠簸中重启,外贸增长很显眼,压缩机需求逐渐复苏,外资品牌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。而无海外生产基地的民营压缩机企业,因物流不畅、运费上涨等因素,无法享受这一波市场上升带来的增长红利。另一方面,压缩机作为通用机械设备,其市场形势与产业政策密切相关。随着我国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,国家对能耗水平和碳排放管控不断加强,企业各项生产运营成本不断攀升,制造业中数量最多但抗风险能力也最弱的“散乱小”企业,在疫情的影响下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,扩产动力不足,产能逐渐向大企业集中,对小机的需求自然减少。
与此同时,由于压缩机行业已充分市场化,中低端产能过剩,小机附加值低,议价能力较弱,加之原材料、能源等价格持续上涨,企业自身对涨价因素的消化能力有限,在越发追求品质、能效的市场面前,低价的优势不再明显。而在以高参数、特种、精密和绿色等为特点的高端细分市场上,有实力、早布局、有准备的优秀外资、民营企业获得丰厚的市场回报就顺理成章了。
“莫畏浮云遮望眼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”头部企业今天的地位和今年的业绩,非一朝一夕之功,而是多年努力积累的结果。压缩机行业竞争虽然激烈,但也是一个容错率很高的市场,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容得下企业去调整发展思路。在市场分化愈加明显的当下,企业不管走质还是走量,坚持品质、创新和细分,才是我们最该保持的姿态。